品牌 | 自营品牌 | 传热方式 | 间壁式换热器 |
---|
应用领域 | 环保,能源 | | |
一、产品介绍
缠绕管式换热器(钛材)从材料选择到结构形式、外形体积等方面与传统管壳式换热器相比均有大幅度变化,多项技术创新使该换热器从外观到性能等各方面明显超越了传统管壳式换热器。

缠绕管式换热器(钛材)是一种新型的管壳式换热器,采用钛材螺旋缠绕管束,自动化缠绕,控制更准确,退火处理TA1管材;非对称流设计,管程与壳程流通能力不同,适用于两侧焓值不同的介质进行热量交换,热媒走管程可充分释放热量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一般要求室温下变形钛材的伸长率不低于18%,只有在确知钛材只用于不变形或变形量较小的容器构件,且经制造部门认可可以顺利成形时才可应用伸长率较低的钛材,此时伸长率也不应低于15%。
因换热管是由螺纹管反向螺旋缠绕而成的结构,其相对于国内目前常用的各种管壳式和板式换热器具有更高的换热效率。湍流效果好,换热效率高,杂质沉积几率小,结垢倾向低。螺旋缠绕结构,完全消除了换热管与管板之间的拉脱力,大大提高使用寿命。
二、技术原理
1、利用欧文(OWEN)湍流抖振频率准则原理,消除换热器的湍流抖振现象,延长使用寿命。
2、利用声共鸣许用准则(Eisinger准则和Bevins准则),抑制声驻波,降低运行噪音。
3、利用CFD(计算流体力学技术),FEM(有限元技术),提高设计流速。
三、特点
1、选用TA1材料,相比较不休钢及双相钢,更耐腐蚀;
2、螺旋弹性管束,具有热应力自消除功能。
3、全焊接结构,可满足生产复杂工况。
4、换热效率是传统管式换热器的3-7倍。
5、合理的管间距设计,实现流体均匀分布流畅,有效降低阻力降;
四、产品优化设计
1、换热效率高,换热系数可达14000w/m·℃,单位换热面积的换热能力是传统换热器的3-7倍。
2、体积小、重量轻,只有传统管壳式换热器的1/10,大大降低了初期设备投资和安装成本。
3、耐高温高压、耐腐蚀,可满足化工生产等行业的多种工况。
4、螺旋缠绕管束设计,实现热应力自消除。
5、设计流速高,结垢倾向低。
6、合理的管间距设计,实现流体均匀分布流畅,有效降低阻力降,单位体积内换热面积z大化。
五、应用范围
1、蒸馏回流系统
2、浓缩系统线茶
3、精馏系统
4、尾气余热回收系统
5、中药提取系统
6、高温瞬时灭菌系统被收集
7、CP清洗系统
8、民用暖通系统
9、工艺物料的加热和冷却回收容器
六、节能性表现
1、设备占地少;
2、重量轻、金属耗材少;
3、 冷热端差小、(冷)热能得到充分利用、系统 得到优化;
4、设备具备长周期运行的条件。
七、使用注意事项如下
1、检查冷热媒进出口与输送管道连接处,确保安装无泄漏隐患。
2、进行换热器减压阀预热和调试。
3、在汽水换热中,初次运行速度不应过快,控制好温度和热量,使其逐渐递增,有预热过程。
4、当正常运行后,及时关闭疏水阀的旁通阀,使蒸汽疏水阀开始正常运行。
5、初次运行,应定时查看换热器及周边配套设施运行情况,杜绝安全隐患,并做好安检记录。
6、壳体上的连接管应采用a形结构,这样可以减小局部阻力,进而减小总阻力,从而提高设计流量和换热能力。
7、螺旋板式换热器的公称压力通常为4,0.6 1 16和2.5。单位为MPa,材料为碳钢和不锈钢,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
8、螺旋板换热器可以组合使用,但如果混合使用,通道应一个串联,一个并联。